供应商说上游出了问题,分包队干瞪眼,工期一天天延误,成本蹭蹭上涨,甲方脸色越来越难看... 这种场景,在建筑行业并不陌生。
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弗有句名言:“市场上只有供应链,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较量”。这话放到建筑业尤其贴切。
当大家技术水平、经营环境都差不多时,供应链管理上的水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谁能活下来,活得好!
简单说,供应链就是围绕一个核心企业(比如总包方),把供应商(卖材料的)、制造商(生产预制件的)、分包商(干活的)、设备租赁商等等,像串珍珠一样连起来。
核心任务就是管好三样东西:信息流(订单、进度)、物流(材料设备怎么运)、资金流(钱怎么付)。目标就是让整个链条高效运转,大家都能获益。
要“韧”:确保每个环节不掉链子,按时按质交付。想象一下,钢筋水泥准时到,工人设备不窝工,项目才能顺利推进。
要“省”:控制整个链条的成本。材料费、运输费、仓储费... 这些加起来能占到建造成本的60%以上!省下来的,可都是真金白银。
要“赢”:整合好了信息、物流、资金,整个链条的竞争力就上去了。就像一支配合默契的足球队,整体实力远超单个球星。
链条长、节点多、变化快:一个项目涉及几十上百家单位,每个项目还都不一样。
根据美国建筑业有关联的资料统计,供应链管理能让建筑企业总成本降10%,材料按时到货率提高15%,工期缩短25%-35%,参与企业效率提升10%以上。
英国建筑业的数据表明,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使基建成本和工期减少10%,缺陷事故下降20%,工期成本预测更准(提高20%),产值利润增加10%。
采购员比项目经理更清楚材料价格,项目部比公司总部更能掌控现场。这就像大脑想指挥手脚,却发现手脚有自己的想法!
但传统采购模式问题多多:各部门各自为政,公司规模大了,内部消耗反而增加,成本在内部环节间层层加码。
结果就是,本该“规模出效益”,变成了“规模出内耗”。效率低下,成本高企。
更头疼的是,各部门、各层级、各系统之间信息不通!采购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系统... 各管各的,数据不共享,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供应链管理需要的信息流,被这些“孤岛”和“部门墙”、“数据藩篱”生生阻断,精细化管理成了空谈。
供应链管理不是零敲碎打,得有清晰的战略!很多企业有想法,但没系统规划。制定战略时,要:
广结盟友: 和关键的材料商、分包商、设备商建立长期、稳定、战略性的伙伴关系,别只想着压价。
建筑业采购模式正在变革:从分散走向集中,从被动采购走向基于数据的战略采购,从“你输我赢”走向产业链“生态共建”。建筑企业一定转变观念,和供应商建立“双赢”的长期伙伴关系。
积极拥抱BIM、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把“互联网+”思维融入管理。只有让信息流畅通无阻,才能真正的完成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提升效率。
供应链绩效评价就是这套“监测系统”,它围绕供应链目标,对整体和各环节(尤其是核心企业)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估。
这对于衡量目标达成度、察觉缺陷、支持决策至关重要。企业要结合自己战略,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定期“体检”,持续优化。
过去靠低成本扩张的老路走不通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建筑企业的唯一出路。 而供应链管理,正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环!
建筑企业一定立足自身,从整合现有资源入手,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构建高效、协同、韧性的供应链体系,企业才能更快地获取信息、更灵活地应对变化、更有效地减少相关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赢得先机,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黄太阳供应链笔记》聚焦AI+供应链,建筑采购与建材供应链垂直领域一大号!我们大家都认为未来企业的商业竞争力=商业IP x AI应用 x 供应链,我们致力于服务房地产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从业者与企业,让每一个人、每家企业的价值被看见。出版新书《从采购升级为供应链管理:供应链转型五维法则》,邀你加入共读营!
广告:供应链培训咨询、人物专访、好产品包装、软文发布,请加V:taisam618
新闻推荐
【2025-10-14】
【2025-10-13】
【2025-10-12】
【2025-10-11】
【2025-10-11】
【2025-10-10】
【2025-10-10】
【2025-10-09】
【2025-10-07】
【2025-10-07】
【2025-10-07】
【2025-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