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韶关2月27日音讯(记者郑少纯 实习记者林嘉琪)“我一直在考虑,怎么样才能让粤北的好货真实地走出大山。”自履职以来,全国人大代表黄秀芬便长时间扎根在韶关的村庄郊野,“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看到了韶关农业开展的痛点。”
广东韶关地处粤湘赣三省接壤,是粤港澳大湾区北向门户纽带,承担着服务湾区与联合内陆的两层任务。但是,韶关农产品出口却面临着商场信息分裂、物流本钱高企、品牌效应缺乏、产业链协同弱等问题。
怎么下降物流本钱,完善供应链系统,让农产品走出大山?通过长时间调研,黄秀芬意识到,破题的重点是“衔接”。“要想方法,将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农人和各方资源衔接起来,打通产业链,一起推进农业的开展。”黄秀芬说。
在上一年的全国两会上,黄秀芬带去了《关于做实做强12221商场系统,建造粤赣湘(韶关)农产品买卖高地》的主张。凭借“12221”商场系统建造带来的机会,黄秀芬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韶关配送中心渠道,让农人和企业实时监控商场需求、价格动摇,做到精准出产和调度。这不但可以削减过度出产和资源糟蹋,还能协助农人进步收入,推进农业高质量开展。
“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让我从一个静心创业、带领乡亲们闯商场的企业家,变成了担负更多人的期盼、要把农人的心声带到国家决策层的人。”黄秀芬说道。
在广东省相关政府部门与黄秀芬等全国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本年2月,韶关被国家开展变革委选为陆港型国家物流纽带承载城市。这标志着韶关正式成为国家物流纽带网络中的一员,推进了韶关农产品的高效流转和商场拓宽。
凭借“12221”商场系统建造带来的机会,黄秀芬提出要打造数字化供应链渠道。
新闻推荐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8】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4】
【2025-04-22】
【2025-04-20】
【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