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讯 近日,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教育专网,构建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开放平台。
《意见》中提出了20个小方向作为指导,涵盖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教育资源汇聚与共享服务、智慧校园建设等多个角度。这中间还包括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开放教育应用接口体系,建立教育大资源服务机制,开发人工智能助教,推动全过程全要素学习评价等多项具体举措。
《意见》表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意见》强调,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的牵引力量,是快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
《意见》指出,推进教育新基建要遵守四个原则:坚持需求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协同推进、坚持统筹兼顾。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深入应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的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推动教育数字转型。要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引导各方主体参与教育新基建。统筹存量与增量设施,注重盘活存量,避免重复建设。
《意见》表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并通过迭代升级、更新完善和持续建设,实现长期、全面的发展。建设教育专网和“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底座。汇聚生成优质资源,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物理空间和互联网空间相融合的新校园,拓展教育新空间。开发教育创新应用,支撑教育流程再造、模式重构。提升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防护能力,保障广大师生切身利益。
《意见》提出了六大方向、共20条具体实际的要求,作为推进教育新基建工作的指导,包括信息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平台体系新型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新型基础设施、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创新应用新型基础设施、可信安全新型基础设施。
在信息网络方面,《意见》提出,要建立教育专网,按需扩大学校出口带宽,实现中小学固定宽带网络万兆到县、千兆到校、百兆到班,以及部省数据中心、高校超算中心等设施的高速互联。
推动校园局域网升级,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通过卫星电视、宽带网络和宽带卫星为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输送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在平台体系建设方面,《意见》表示要构建“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聚合各类教育应用,构建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开放平台。建设开放应用接口体系,支持各方主体提供通用化的教育云应用,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应用新生态。升级面向广大师生的网络学习空间,兼容各类平台终端,支持开发网络学习空间的移动应用,支撑泛在学习和掌上服务。
在资源配置方面,《意见》要求加强战略型紧缺人才教育培训教学资源储备,支持国家电视空中课堂、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高等学校线上一流课程、网络思政课程建设。引导研发支持教师备授课、网络教研、在线教学的学科教学软件和满足特殊教育学生学习需求的个性化资源、设备、工具。
建立教育大资源服务机制,汇聚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科技馆等社会资源,共享社会各方开发的个性化资源。系统梳理各学科知识脉络,明确各知识点间的关系,分步构建国家统一的学科知识图谱。对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标识,匹配学科知识图谱。升级资源搜索引擎,通过平台模式为师生提供海量的优质资源和精准的资源服务。
在智慧校园建设方面,《意见》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升级教学设施、科研设施和公共设施,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互联网空间一体化建设。部署学科专用教室、教学实验室,依托感知交互、仿真实验等装备,打造生动直观形象的新课堂。有条件的地方普及符合技术标准和学习需要的个人学习终端,支撑网络条件下个性化的教与学。支持建设满足教学和管理需求的视频交互系统,支撑居家学习和家校互动。
在创新应用方面,《意见》还提到,要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创新信息化评价工具,全面记录学生学习实践经历,客观分析学生能力,支撑各学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开发教师培训应用,提供模拟实训环境,提升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开发教师能力评估应用,实现伴随式数据采集与过程性评价,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相关依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探索试行规模化在线考试、无纸化考试。
此外,《意见》就安全监管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并支持开发适用于中小学生使用的安全浏览器等软件和教育学习平台,推动新技术、新应用进校园审核备案,建立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企业信用记录,保障学生绿色上网。
《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建立网信、发展改革、财政、通信、工业与信息化、金融等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统筹,制定本地区教育新基建的实施方案,会同网信、通信、工业和信息化等有关部门将教育新基建纳入本地区的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网信规划和地方新基建支持范围。
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覆盖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体系。重点制定平台建设、数据治理、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推动平台互联、数据互通和安全可控。制定教育新基建各项任务的指标体系和建设指南,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管理、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管理上的水准和保障能力,为可持续服务提供必要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产业孵化基地为载体,打通教育新基建的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支持高校将前沿技术应用于教育新基建,推进产教融合,提供科技支撑。
地方各级教育、发展改革、财政、通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加强统筹协调,优化支出结构,通过相关经费渠道全力支持教育新基建。通过现有资金渠道加强对薄弱环节和贫穷的地方的倾斜支持,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优化金融服务,支持教育新基建。
加强项目立项管理、采购管理、过程管理和绩效管理,建立完整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和标准,保障工作质量。各地教育督导部门应将教育新基建重点任务纳入对下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和对学校的综合督导评估。探索建立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机制,推动质量监测与效果评估的常态化、实时化、数据化。
新闻推荐
【2024-12-22】
【2024-12-21】
【2024-12-21】
【2024-12-21】
【2024-12-21】
【2024-12-21】
【2024-12-19】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