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对日趋严峻的市场环境,公司紧跟政策方向与行业趋势,积极服务“城市更新”国家重大战略,围绕构筑“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样本企业”为战略定位,聚焦“用全产业链布局服务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模式引领,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区域,实现公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03亿元,同比增长8.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21.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14.16%。公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与前期获取订单陆续交付,使得收入规模持续提升;工程管控水平提升与降本增效深化,使得整体毛利率提升0.66个百分点至14.87%;但人员扩张与工程回款周期延长等问题造成期间费用与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使得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在行业景气度下行的背景下,公司现金流保持稳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0亿元,同比增长41.39%。
2023年,公司延续业务结构战略调整,在持续弱化地产业务及深耕城市更新领域的基础上,响应中央号召,顺应市场变化,积极地推进城市“三大工程”建设,对过去两年带动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地增长的“三驾马车”业务(老旧小区改造、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补充,为公司可持续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公司持续开拓“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两类项目,“城市更新”类项目聚焦老旧小区改造、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城市配套”类项目聚焦市政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地下综合管廊、生态基础设施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平急两用”、科教文卫等)等。2023年,公司新签地产类项目占全年新签项目比重低于10%,新签“城市更新”类项目金额约28亿元,新签“城市配套”类项目金额约32亿元,“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两类项目占全年新签项目比重达到约80%。
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仍然是目前我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向,是各地政府长期持续推进的民生工程,市场空间大且持续。据住房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7万个,完成投资近2,400亿元,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需要承接单位具备建筑行业设计甲级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改造内容涉及领域多、施工要求复杂、各方协调难度大。企业具有包括设计和总承包在内的覆盖老旧小区改造所有的领域的全建筑产业链资质,能够独立承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这也成为公司区别于同行业企业和传统总承包企业的差异化竞争力。同时,公司在满足居民基本与改善型需求的基础上,加大适老化与适儿化改造,还将智慧社区理念融入,打造优美、便捷、健康的样板社区。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老旧小区改造类项目金额约为11.89亿元,同比增长53.47%;参与了青岛市崂山区、市南区、李沧区、城阳区,及胶州市、莱西市等地区的多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并在济南地区取得突破,新签项目金额超1亿元;山东省外拓展至北京、深圳市等地区。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历史建筑作为各城市内涵与特色的重要标志,各地政府都将历史建筑保护与修缮作为城市更新的一大重要工程。公司遵循“修旧如故”的理念,通过BIM和三维扫描等多维技术应用,在修缮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建筑项目的特色格局和文化基因,同时积极探索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有机融合。企业具有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并主编或参编多项团体标准,如《近现代历史建筑外墙面修缮作业规程》《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导则》等。自青岛市实施历史城区城市更新专项行动后,公司在青岛历史城区核心区域的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工作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先后承接了十余个重点项目。据“微市南”数据,2024年春节期间,改造升级后的青岛中山路片区火热出圈,据统计春节8天假期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超255万人次,成为假期“顶流”。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类项目金额约为9.60亿元,同比增长34.98%;参与了青岛中山路、四方路、龙口路、山西路、劈柴院等片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改造;并在北京地区取得突破,顺利中标首个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类项目。
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低效片区开发建设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腾笼换鸟”的关键一环,将有效破解老城区发展难题。2023年,自然资源部发布通知,决定在北京、山东等43个城市开展为期4年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聚焦盘活利用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青岛市新闻办总结相关工作阶段性成果时表示,青岛市2023年共实施项目391个,完成投资超过1,200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公司抓住青岛市大力推进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的契机,充分的发挥自身建筑全产业链优势,推动低效片区与特色专业园区融合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多个低效片区的建设与改造项目,其中青岛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中心项目,是崂山区打造“工业上楼”示范园区的标杆项目。
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旨在提升城市发展的整体质量,是民生工程,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又是发展工程,对促进投资、扩大内需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2023年中央层面对于城中村改造出台重磅政策,各地城中村改造全面提速,资金支持力度空前。根据申万宏源证券000562)测算,本轮城中村改造每年投资1.5万亿元至2.1万亿元,累计投资金额7.3万亿元至10.6万亿元。城中村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与公司所秉承的“民生德才”理念,全建筑产业链的业务布局与资质,以及全国四大经济圈的营销网络均匹配,公司具备承接此类项目的能力和条件。报告期内,公司城中村改造类业务开拓较2022年取得积极进展,参与了多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包括中韩街道李家下庄社区村庄改造安置区建设项目,张村河配套初中项目等。
市政基础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重大民生工程,对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形象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公司锁定差异化定位,重点聚焦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水环境治理、生态基础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领域。公司以一流的设计的具体方案和全建筑产业链服务能力,保持对城市形象类和多专业一体化新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领先性,并荣获2023年山东省先进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金额约为16.10亿元,参与了青岛市合肥路市政配套工程、将军山国际人才社区公园,以及青岛市重庆高架路等多个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青岛市重庆高架路建成后,重庆路由平面道路系统提升为快速立体交通走廊,有效缓解主要通道交通拥堵状况,极大提升通行效率,高峰时段全程通行时间由之前的50分钟大幅缩减至20分钟,打造“一小时生活圈”。此外,公司参与建设的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和四流北路市政工程荣获2022年度山东省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荣誉。
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被认为是促进城市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根据青岛市《推进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到2025年,争取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500亿元,带动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00亿元。公司已实现轨道交通的数字化建设管理,将BIM技术广泛运用到地铁设计003013)与施工中,建立地铁数据库,为后期地铁运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助力智慧城市的发展;同时能够及时发现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碰撞问题和安全隐患,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青岛地铁6号线号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其中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机电安装工程是山东省政府重大项目,也是青岛地铁集团示范工程。
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程度,也是政府推进“平急两用”加大城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因此各地政府近年来持续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公司以全产业链优势为核心,充分发挥设计与科技创新能力,聚力打造集独特色、科技属性、“平急两用”等为一体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了青岛科技馆、青岛市博物馆、青钢片区九年制学校、盐城市儿童医院等项目,其中公司参与设计与施工的青岛科技馆,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海洋科技馆综合体,填补了青岛市级大型综合科技馆设施的空白,推动青岛海洋科普教育与文旅服务双向提高;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项目,是公司首个“智慧校园”项目,荣获2023年度“鲁安杯”和“安装之星奖”;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学习综合体提升工程,荣获国家级奖项“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
(二)着眼趋势:寻求智慧化转型与第二增长曲线年,公司在持续开拓“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两大领域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固本创新,行而不辍,不断探索新的发展可能,在智慧化、低碳化方面已有显著的成果积累。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智能建造为抓手,大力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具有建筑行业特点的“新质生产力”是必然方向。
在设计领域,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房设计院作为华北地区知名的建筑设计服务商,于2023年12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依托中房设计院,公司以BIM技术为核心,建立二三维一体化协同平台,实现全专业正向BIM设计,结合三维扫描、VR等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动智能建造水平,贯穿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构建数字化创新体系,为智慧城市奠定基础。
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公司持续推进业务流程管理、财务共享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三大体系”建设,为公司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公司从流程体系建设、精益建造平台搭建到数据驾驶舱的设立,积极推动业务流程管理,精益建造平台包括精益营销、精益交付、精益供应链和精益资金四大模块,共1,000余项功能点,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交付质量、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公司于年初完成包括应收、应付、税务、其他收付、总账模块等浪潮共享系统的全面切换,完成年度六大里程碑任务的有效推进,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公司重点推进人才发展、组织体系、岗位体系、薪酬体系、绩效体系等五大核心模块的建设工作,完成公司薪酬套改方案的审批、人力资源管理纲要的优化等,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创新驱动,推动人力资源工作的转型升级。
在施工领域,公司围绕施工现场的人、机、法、料、环五大生产要素,综合运用“BIM、大数据、云计算、IOT、移动技术、VR/AR/MR、5G、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软、硬件系统,构建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该平台可通过实时监控与管理、自动化设备、信息共享与协同,实现施工效率的提升;通过精准测量与定位、自动化控制与调试、远程指挥与支持,实现施工质量的提升;通过实时监控与预警、风险评估与数据分析、培训与教育,实现施工安全的保障。智慧工地有效提升公司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2.顺应绿色低碳趋势,寻求第二增长曲线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着力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公司全资子公司德才高科不断探索系统门窗领域的技术革新,被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授予《节能门窗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荣誉称号,首次位居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金属门窗行业百强企业第1名,并主编了国家标准《铝合金节能门窗工艺技术条件》、参编了国家标准《系统门窗通用技术条件》。公司已经将系统门窗作为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与自身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向。
在智能制造方面,德才高科设计研发了国内首条从上料、加工到组装的系统门窗智能制造生产线。实现了机器人自动上料,CNC锯切中心配合五工位机器人智能加工中心,集型材齐套库、自动凝胶库、自动四角组等完整的智能制造设备,真正实现生产过程中材料不落地,全过程智能信息化可视化控制,采用全过程数字信息化管理技术,从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订单及客户管理、物流、售后服务均采用ERP结合MES软件系统管理实现上下游供应链整合。智能制造生产线全部投入使用后,能够大幅节约工人用工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和供货周期,同时满足家庭定制和工程定制需求。报告期内,德才高科入选2023年山东省级数字化车间。
在产品打造方面,报告期内德才高科在持续更新系统门窗智能制造生产线的基础上,引进了升级版的德国叶鲁门窗智能生产设备,补齐了系统门窗智能制造全系列全尺寸的生产蓝图;引进了智能型材复合穿条机设备,可实现室内室外型材颜色自由搭配,为定制系统门窗的业务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目前,德才高科的产品矩阵已有包括天枢系列、维纳斯系列、玛尔斯系列、盖亚系列的19款产品SKU。
在品牌与营销方面,德才高科已经制定了ToB+ToC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ToB方面,德才高科与海尔、保利、华润、中信泰富等战略客户持续展开合作,并逐步提高系统门窗销售订单占比;ToC方面,公司倾力打造高端家装门窗品牌“门窗星光”,目前星光70系列、80系列、90系列、101系列平开下悬隔热铝合金窗成功入选青岛市第十一批绿色建材采信名单;公司在直营门店、展厅等传统线下渠道布局基础上,重点聚焦抖音、小红书等线上电商渠道推广,通过全渠道营销布局进一步拓展C端市场。
公司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以青岛、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为主要营销中心,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全国四大经济圈的营销网络,并以上述营销中心为区域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同时不断强化各区域营销中心特色方向的能力建设,形成了北京为新城建、上海为展览展陈与创意设计、深圳为城市及道路照明、重庆为古建筑的特色发展方向。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山东省外业务的开拓,依托区域营销中心,在北京、深圳、成都、海口、无锡、扬州、盐城等地陆续有项目落地,并在北京地区实现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修缮和智能系统门窗业务零的突破,省外收入占比同比提升约5个百分点。公司持续优化订单结构,在订单筛选方面,公司提高了准入门槛,严格识别和付款差、有风险的订单,聚焦进度款支付条件较好的项目,降低资金风险与保障流动性。公司聚焦大项目突破,促进高质量营销,新签过亿元项目占比超60%。
根据山东省《关于推动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的若干措施》中产业调整结合片区综合开发政策,产城融合将成为城市更新中新的增长点。其中,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将成为投资领域主力军。公司敏锐性地洞察到新兴产业的市场机会,加大了对新兴产业企业的市场开拓与营销。报告期内,公司承接项目中新兴产业客户持续增多,包含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节能环保、数控机床、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客户。
公司所处的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开启新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国家坚定实施扩大内需发展战略等都为行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助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为建筑行业“走出去”带来新的市场空间;城镇既有建筑改造、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医养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建设等都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市场。
自2021年城市更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城市更新已升级为国家战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区域优势互补、各展其长,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根据住建部统计,2021年至2023年,全国已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15.4万个;2023年全国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7万个、惠及居民897万户,共完成投资近2,400亿元。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将我国的城市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再次为建筑行业发展创造更为广阔的需求增量。
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与“三大工程”项目落地,央行持续加大对其金融支持力度。2023年央行已有5,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发力支持“三大工程”项目贷款,中泰证券600918)预计,未来五年PSL或增发2.5万亿以上。2023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加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项目建设,防洪减灾工程作为重中之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024年先发行1万亿元。
此外,建筑企业资质作为建筑企业进入建筑市场的准入证,政府监管力度持续加大。2023年9月,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收回试点地区资质审批权限,统一由住建部管理;强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注册人员考核要求;加强企业重组分立及合并资质核定;完善业绩认定方式。
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持续发力,以及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下,我国建筑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行业也将进入发展的新阶段,城市更新和“三大工程”有望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抓手。
公司是一家全建筑产业链企业,业务涵盖内装装饰工程、幕墙门窗工程、智能化工程、古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设计业务等领域,还能提供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服务。公司企业资质齐全,截至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共计取得33项壹级(甲级)资质。其中,公司在设计、装饰、幕墙、古建、智能化、施工、展陈、博物馆、城市及道路照明等专业领域均是壹级(甲级)资质。
公司是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单位,曾获得中国建筑装饰协会AAA级信用企业、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国建筑装饰百强企业、中国建筑装饰设计机构五十强企业、中国建筑幕墙行业百强企业、中国民族建筑业百强企业、中国建筑装饰优秀专业化设计机构、中国民族建筑优秀企业、全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家优秀科技创新型企业等称号。
公司装饰装修业务包括内装装饰工程、幕墙门窗工程、智能化工程和古建筑工程。
公司主要承接高端星级酒店、行政办公及写字楼、文教体卫建筑、商业展馆等大型城市公共建筑,机场、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以及批量家庭住宅(精装修),对室内空间进行装饰装修。公司具有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中国博物馆陈列展览施工壹级、展览陈列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壹级等资质。
近年来,公司承接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青岛奥帆博物馆、青岛地铁、济南地铁、青岛大剧院、小青岛接待中心、八大关宾馆、八大关小礼堂、山东大厦仁和厅、城阳市民中心、青岛市民中心、青岛市科技馆、章丘为民服务大厅、海天中心、红岛国际会展中心酒店、国信-金融中心酒店、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端公共建筑装饰项目。
公司主要承接高档写字楼、酒店、商业综合体、机场、车站、文体场馆、医院、企事业机关办公大楼和高层住宅的建筑幕墙工程,为客户提供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工程项目施工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幕墙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具有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
全资子公司德才高科专业从事智能系统门窗、节能环保新型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采用德国、意大利等国进口的先进生产线,加工精度、品质、效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近年来,公司承接了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青岛地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新闻中心、青岛自贸全球消费综合体、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康复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分院、山东高速600350)国际航运中心、城发商业中心、海尔云谷创新中心、海尔国际广场、上海海尔智谷、莱钢大厦、太原华润中心、日照港600017)国贸中心等一大批代表性工程。
公司主要承接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系统工程的研发与施工,为客户提供智能化系统的完整解决方案。公司具有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资质。
近年来,公司承接了青岛奇瑞汽车产业园、东方航天港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德国企业中心、烟台山医院、青岛市科技馆、扬州市科技馆、中国企业论坛分会场、青岛市民中心、国际创新园、歌尔MOS办公楼、即墨音乐厅、黄岛机关东部办公楼、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青岛市崂山区城运中心、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等代表性项目。
公司主要承接园林景观、合院、影视基地、文旅古城等仿古建筑和近现代建筑保护及修缮,以及古建筑修缮,通过BIM技术和三维扫描技术、管理平台、仿真模拟等多维技术应用。公司具有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资质。
近年来,公司承接了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旅游度假区、重庆十八梯、重庆白象街、芜湖鸠兹古镇、湖南里耶旅游文化小镇、镇江金山寺、西宁民族风情街、高密红高粱影视城、青岛影视外景基地、青岛融创藏马山、中山路沿街两侧外立面整治、四方路与黄岛路片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圣心修道院修缮与艺术广场、华严文化广场等一大批园林景观、合院、文旅古城、影视基地、仿古建筑和近现代建筑保护及修缮类项目。
公司主要承接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项目。公司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资质。
近年来,公司承接了青岛市博物馆、青岛综合保税区服务中心、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图书馆、康复大学、胶州市李哥庄三屯小学、济南张马屯初中、张村河南侧配套初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崂山区公共卫生中心、青岛市广播电视台中波发射台、胶州市南小区老旧小区改造、青岛市市南区与崂山区老旧小区改造等众多公共、民用及重点民生项目。
公司主要承接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等,包括管线、综合管廊、道路、桥梁、附属等市政工程、景观园林工程施工等。公司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资质。
近年来,公司承建了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片区电力管廊建设工程、胶州市扬州路、胶州路道路改建、上合青岛峰会道路整治(银川西路、宁夏路)、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道路、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服务中心道路、城阳区岸线生态修复、月湖公园改造提升工程、青岛蓝谷山地自行车运动公园等一大批优质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及景观配套项目。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房设计院于2023年12月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其主要提供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及其他设计咨询等业务,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建筑空间设计的一体化综合性解决方案。中房设计院具有工程设计建筑行业甲级资质。
近年来,中房设计院成功承接了青岛地铁、桥头堡国际商务区、平度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园、城阳区岸线生态修复项目、凤凰之声大剧院、山东大厦仁和厅、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胶州市市南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四方路片区历史建筑改造项目、青岛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项目、高密市红高粱影视城等地标性项目的设计工作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企业品牌和形象建设,秉承“诚信依德,质量藉才”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工程质量和服务水平,立足青岛、辐射全国,品牌优势逐渐体现,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服务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青岛市著名商标”“青岛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称号。同时,公司以卓越的业绩、突出的实力荣获多项国家级奖项,如“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中国安装之星)”“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等。公司还多次荣获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突出贡献企业、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百强、山东省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百强、山东知名品牌、青岛市民营企业百强、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青岛市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青岛市民营领军标杆企业、青岛优品等荣誉。
作为布局全建筑产业链的企业,公司企业资质广而精。截至目前,公司及分子公司共计取得33项壹级(甲级)资质。其中,公司在设计、装饰、幕墙、古建、智能化、施工、展陈、博物馆、城市及道路照明等专业领域均是壹级(甲级)资质。公司综合实力突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及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2023年12月公布的“2022年度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综合数据统计结果”中,公司蝉联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第2名,中国建筑装饰设计行业百强企业第3名,中国建筑装饰幕墙行业百强企业第4名,首次荣获中国建筑装饰金属门窗行业百强企业第1名,连续18年位居山东省建筑装饰行业首位。
公司全建筑产业链业务布局完善,涵盖内装装饰工程、幕墙门窗工程、智能化工程、古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设计业务等领域。公司企业资质齐全,且在众多专业领域均是壹级(甲级)资质,为公司推动业务转型,发力城市更新领域业务提供了基础。
在城市更新领域,尤其是施工内容多且复杂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方式发包已经成为趋势,这种方式将极大提高项目设计质量、控制项目周期和优化管理水平。公司拥有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的服务能力,能提供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为推动公司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和承接城市更新领域业务创造了条件。同时,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能够最大程度的优化施工过程、降低成本、提升项目品质和利润,也为公司增加了获取订单的机会,保证业绩可持续增长。
公司拥有“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房设计院,具备工程设计建筑行业甲级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乙级资质、城乡规划编制乙级资质、市政行业(排水工程、道路工程、给水工程)专业乙级资质。公司依托中房设计院在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及其他设计咨询等领域的经验与优势,整体协作,为全建筑产业链布局提供了技术与市场保障。同时,中房设计院不断加强绿色建筑技术、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新型乡村规划技术、海绵城市技术、城市更新技术、仿古建筑技术等行业发展方向的研究与应用,探索建筑产业链的升级,实现高效生产和协同效应。
中房设计院设计的作品受到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山东省建筑业协会、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等主管部门及协会的高度认可,累计获得各类设计奖项130余项,例如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颁布的“2020年第七届中国设计年度大会暨金鹰设计大赛金奖”“第八届中国装饰设计奖CBDA奖金奖”“第九届中国装饰设计奖CBDA奖一等奖”“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空间设计大赛金奖”等。
公司以“立足青岛,辐射全国”为发展方针,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区域已形成局部区域优势。同时,公司梯次化展开全国布局,通过在重点城市成立分子公司,以及与当地国企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提升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和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公司已在国内形成了以青岛、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为主要营销中心,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全国四大经济圈的营销网络,并以上述营销中心为区域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公司因地制宜,不断强化各区域营销中心特色方向的能力建设,形成了北京为新城建、上海为展览展陈与创意设计、深圳为城市及道路照明、重庆为古建筑的特色发展方向。公司通过建设战略性营销基地,持续复制和深化总部营销管理机制,高标准做好分子公司营销建设和规划,力争营销管理工作增效齐头并进,分子公司逐渐搭建并健全营销管理体系。同时,公司通过“总部资源导入+本地资源开发”模式在新开发区域建立生态圈,利用生态圈管理提质增效。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将技术研发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完善的措施与激励政策积极鼓励员工参与专利、新工艺、新工法的研发与推广应用,积极开展BIM技术等建筑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研发。
公司技术中心已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公司充分依托青岛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研究中心与专家工作站,与优秀大学、科研机构、外部企业等科研资源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形成联合开发、委托开发、技术入股、人才培训等模式,研究开发新工艺,共建结构实验室,共同研究编制国家或行业标准。同时,全资子公司德才高科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
上市之后,公司不断完善科学、现代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持续推动业务流程管理、财务共享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三大体系”建设工作,力争做到“以流程管事,以制度管人”,真正把最佳业务实践固化下来,实现能力的可复制,同时减少对人的依赖,降低风险、降本增效,构筑支撑公司未来高速发展的管理体系建设。其中,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建设聚焦业务场景标准化,旨在实现业务的可复制性;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聚焦业财融合,旨在赋能公司治理与日常经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聚焦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旨在支撑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同时,公司还搭建了数据驾驶舱,集成了企业运营、市场、项目、供应链等多方面的数据资源,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了一个全面、实时的可视化数据参考。通过内置风险预警与监控功能,以及分析模型与算法,数据驾驶舱不仅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还具备智能分析和预测能力,有助于帮助管理层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诚信依德,质量藉才”的核心价值观,把质量安全管理放在施工管理的首位。公司具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GB/T19001-2016/ISO9001:2015和GB/T50430-2017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2016/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45001-2020/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B/T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四证一体化”的建筑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并建立了以经营流程为管理轴心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公司通过分公司、项目部及平台职能部门的复合矩阵式管理模式,以及不断健全的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及时有效的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信息管理,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手段落实到个人,实现全流程管理。成熟的项目管理体系提升了公司整体的运行效率,使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公司以健全完善质量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质量安全三级管理体系,通过项目巡检、拉网检查等积极组织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与综合治理行动,强化项目团队的质量、安全红线意识,不断推进质量安全生产达标工作,全年质量、安全无重大事故。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03亿元,同比增长8.25%。公司实现净利润1.6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6亿元。
建筑行业经过多年发展,行业结构、行业竞争环境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行业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近年来,行业正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契机,推进建筑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模式。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城市更新概念,强调要加大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做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21年,城市更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中,升级为战略层面高度。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已被作为拉动我国内需的手段之一。我国已经步入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站在“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转变的重要风口,城市更新是适应城市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城市更新是存量时代下的必然产物,蕴藏着巨大的空间和机遇,将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长租公寓、物业管理等领域持续发力,带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等市场快速发展。
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推进,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据统计,建筑能耗占全国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而通过门窗损失的能量约占建筑物外围护结构能量损失的50%。传统建筑门窗因隔热性能较差而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系统门窗是经过系统化设计、制造、安装的建筑门窗,相比传统门窗,系统门窗具备应对多样化地理气候的能力,可提高节能效率。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用各种新型材料、具有优良性能的系统门窗产品不断涌现,进一步满足建筑节能需求。目前,系统门窗在欧洲市场渗透率达到70%以上,国内市场渗透率不到5%,国内系统门窗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具备极大的发展空间。
2024年政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七类“新质生产力”,其中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是未来建筑业因地制宜发展的首要目标。建筑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在于智能建造,智能建造的关键在于新型建造方式和建设管理模式,核心在于BIM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将建筑项目从二维平面转化为三维模型,BIM技术能够更真实地呈现建筑的空间结构和细节。同时,BIM技术还可以记录和管理建筑的各种数据,包括材料、设备、工程进度等,为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全面的支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BIM技术也将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实现更智能的建筑设计和管理。
202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明确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在建筑方面,要研制测量、材料配送、钢筋加工、混凝土浇筑、楼面墙面装饰装修、构部件安装和焊接、机电安装等机器人产品,推动机器人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钢构件下料焊接、隔墙板和集成厨卫加工等建筑部品部件生产环节以及建筑安全监测、安防巡检、高层建筑清洁等运维环节的创新应用。建筑机器人拓展应用空间,有望助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公司将持续紧抓政策机遇,探索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用建设者的担当,让城乡旧貌换新颜,围绕“五维德才”的战略路径,开辟出一条多元、创新、稳健的“德才路径”。
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从技术研发、资源整合、加工制造、现场管理、客户服务等多个维度发力,以设计为龙头,推动生产、施工、运维等多个阶段的绿色转型,打造绿色建筑全产业链体系。公司将积极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落地,加大装配化深加工材料、绿色建材、钢结构住宅等方面生产能力,布局被动建筑、装配化建筑、零能耗建筑、绿色建筑、城市更新等新兴市场。同时,公司将充分的发挥德才高科作为住建部授予的绿色环保生产研发基地的优势,大力引入光伏幕墙、节能门窗、被动幕墙等节能低耗的技术,将培育成绿色建材生产示范基地。
公司将遵循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努力推动新技术向建筑业不断渗透,逐步建立和完善智能建造的技术和产业体系。从智慧城市建设到CIM模型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基础,致力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公司将依托数字化服务技术,推进基于BIM技术为基础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全过程、智慧一体化的数字化技术的迭代升级,发展智慧建筑领域的创新应用,打造数字城市基底,构筑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样本企业。
公司将通过精益建造,逐步实现“零浪费、零库存、零缺陷、零事故、零返工、零窝工、零投诉、零追责、零延迟、零债权”的目标。公司将深入整合BIM、VR、AR、AI等先进技术,结合信息化、数字化运维管理智能化体系,整合建筑智能化传感器采集端,并结合建筑运维大数据决策,实现数字化的精细管理。公司将推广应用标准化、模数化设计,实现自动化、规模化制造,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公司将推进三大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化建设,将核心业务场景、关键管控点、风险控制点落实到信息系统中,打造新一代“精益建造平台”。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公司将积极响应政策,继续加大业务开拓,进一步夯实公司在历史建筑保护、修缮以及仿古建筑建设领域的优势,引领中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司将发扬匠人精神,深入研究历史价值要素保护及传统施工工艺,做好价值要素保护实现原址风貌复原的同时,运用现代元素去重新阐述传统文化的神韵,塑造了一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精品工程。
另一方面,公司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积极组织关键岗位、德才子弟兵等人才招募,大力引进优秀毕业生,有效改善公司人才结构,为各项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团队保障。经过多年积累,公司梯队人才建设和各项培训工作更加成熟。鹰击长空、芯动力等梯队均有效完成人员帮带,一批优秀毕业生成功竞聘为管培生,进入关键岗位人才储备池。此外,公司积极实施新员工“繁星计划”、子弟兵“芯动计划”、“AB角”管理计划,着重对关键核心岗位进行定向培养。
城市更新不仅是一项质量工程,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公司将因改惠民,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探索出一条老城焕新改造优化民生之路,实现社区生活高品质提升,加快城市更新;筑路富民,积极发展市政道路工程,赋能城市建设,以交通配套撬动区域环境提升,助力城市全面发展;校企合作,通过引进、培育人才,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贡献;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广泛参与慈善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为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
2024年,公司将围绕发展战略,为实现既定经营目标,继续秉承“诚信依德,质量藉才”的核心价值观,持续深耕城市更新领域,构筑绿色智慧型全产业链样本企业。
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及数字化发展趋势,集中全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公司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公司的蝶变跃升、跨越发展。公司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客户需求,优化业务结构,加强风控管理,积极拓展城市更新项目。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营销布局,将总部成熟的营销经验推广至山东省外市场,强化营销集聚作用,积极开拓当地市场,同时强力打造营销“生态圈”,推进全员营销,继续深化与国资平台、央企、国企等战略客户的全面合作,并积极开拓新的战略客户,在各区域营销中心特色业务方向持续发力。
公司将依托中房设计院,以设计创意为引领,以专业创新为导向,坚守“内外空间一体化的全过程设计服务”的设计理念,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建筑空间设计的一体化综合性解决方案。一方面,中房设计院将持续增加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古建设计、滨水公园设计等业务领域的开拓力度,整体协作,为全建筑产业链布局提供了技术与市场保障;另一方面,中房设计院将继续从设计角度探索建筑产业链的升级,实现高效生产和协同效应,提升建筑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生产效率,从传统设计院逐步走向新时代多元化创新发展型设计院。
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工程管理中心的管理模式,做强、做精、做实大工管中心,强化全流程、全覆盖的工程管理体系,继续强化对进度、质量、安全、劳务、物资、深化等综合管控。
以目标管理为导向,公司将继续强化项目精细化管理,落实前期策划、经营策划,建立、建全内审外结造价指标等量化数据库,加强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打造智能建造项目管理体系,着力培育一批样板工程、精品工程,使公司始终保持行业的领军地位。
在质安管理方面,公司将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三级管理制度,落实质量安全管理举措,按照主管部门和公司要求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确保2024年公司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环境卫生等目标顺利完成。
公司将聚焦“BIM+智能建造+智慧服务”,着力推进基于BIM技术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智慧一体化的数字技术迭代升级,探索智慧建筑领域创新应用,推动标准可视化管理动作,持续推进工艺视频、三维节点、施工动画等可视化标准,搭建“知识共享平台”,赋能项目一线.加强三大体系建设方面
2024年作为三大体系的“落地优化提升年”,公司将进一步推进三大体系的有效落地,坚定不移将业务流程管理、财务共享中心和人力资源管理“三大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并探索移动端应用的开发。同时,公司将继续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和完善信息化系统,为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公司将坚决贯彻人才强企的战略,强化鹰击长空、芯动力等梯队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全面搭建干部人才、关键岗位人才的选用预留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可持续的人才供应链;全面建设专业序列、管理序列的竞聘、评级与认证工作,推动各序列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持续深化实践,优化完善管理标准。
下述风险因素根据重要性原则或可能影响投资决策的程度大小排序,该排序并不表示风险因素依次发生。本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如下: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本公司所处的建筑行业影响明显。公司系全建筑产业链企业,能够提供设计、新材料、采购和施工一体化服务。该市场需求受国家宏观经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相关政策影响,公司存在由于宏观经济波动及相关政策变化而导致公共建筑建设投资规模受到影响的风险;房屋建筑及装饰工程建设项目工期较长、行业客户如房地产公司支付能力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的风险,甚至所承建项目推迟开工或停建、在建项目款项支付进度受影响等风险。
针对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公司将提升发展质量,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风险管理、财务清欠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市场开拓管理、品牌管理、战略管理等。
房地产行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并与宏观经济和调控政策密切相关。房地产行业政策、市场行情,以及房地产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等都可能对下游建筑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偿付能力问题对建筑行业的供应链、贷款人和购房群体造成不确定性。
针对房地产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影响,公司将持续对业务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弱化地产业务,深耕城市更新领域,并不断顺应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开拓“城市更新”与“城市配套”两类业务。同时,公司将持续优化订单结构,地产客户聚焦于现金流较好的央企、国企及地方龙头企业为主,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识别和付款差、有风险的订单,聚焦进度款支付条件较好的项目,降低资金风险与保障流动性。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应收账款净额占总资产比例较高是由所处行业的特点决定的。随着本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余额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应收账款净额占总资产的比例预计仍将可能保持较高水平。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发生不利变化或者货币资金环境趋紧等因素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将影响公司的速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业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公司将加大订单的筛选,提高准入门槛,严格识别和付款差、有风险的订单,聚焦进度款支付条件较好的项目。同时,公司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通过合理计提坏账、增加清收力度、建立专项小组等措施,降低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在流动资金中的占比。
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与公司所处建筑行业的商业结算模式有关。公司债务主要以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流动负债为主;应付账款金额较高,可能会导致公司短期内支付货款或劳务款的压力较大;应付票据、短期借款金额较高,如果票据、借款集中到期,会导致公司较大的资金压力。如遇银行压缩对公司的信贷规模或出现借款、票据集中兑付情况,则会给公司资金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若不能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获得资金,则可能存在的风险。
针对资产负债率较高的风险,公司将强化营销订单评审,并通过项目精细化管理,提升项目盈利水平,同时将合理决策流动负债金额,实现债务限额与偿债能力相匹配,并通过低成本融资优化资产结构,以降低资产负债率。
随着公司主营业务的不断拓展,尤其是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资产规模、员工数量、经营区域都将进一步扩大,管理难度不断加大,这对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在新形势下调整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上的水准,以适应资本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公司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针对公司规模高速扩张引致的管理风险,公司将扎实做好业务流程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人力资源管理“三大体系”建设的推进工作,通过精益建造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可数字化控制,通过打造成高效、集成、完整的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企业财务系统的高效运作,以及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评价、考核体系增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以应对由于公司高速扩张导致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发展的策略的逐步实施,对建筑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配套服务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随着技术和管理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公司在稳定现有核心技术人员和关键管理人员、吸纳和培养公司发展所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等方面仍存在潜在风险。
针对人力资源风险,公司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并科学编制人力资源规划,客观分析公司的人才结构、能力素质及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根据公司战略要求,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人才引进、内部调岗等工作,提高公司整体的人岗匹配度,并不断完善公司员工培养体系,理顺员工职业发展晋升通道。
劳务成本上升、材料涨价成为建筑装饰行业常态,公司与客户结算仍然依照定额及信息价,材料价格的透明化使建筑装饰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持续下降,工程利润趋于微利。
针对成本上涨的风险,公司将通过供应链管理平台,增强集采优势;同时在投标报价、合同签订、材料采购时充分考虑材料上涨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因价格上涨带来的工程风险,并通过合同签订、变更、补充等环节,与客户进行沟通,尽可能的降低材料涨价带来的损失。
公司所属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可能会发生建筑物倒塌、电气火灾、高空坠落、危险化学品使用等危险和事故。
针对安全生产风险,公司将通过由总部质量安全管理中心、各专业分子公司以及各项目部组成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建立具体标准及流程,通过检查、考核等措施督促全体员工强化安全意识。同时,公司为加强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安全生产宣传,在员工心中树立起牢固的安全价值理念。
七家公司年报难产被立案!东旭系成为焦点,普利制药财务数据多处疑点,威创股份13亿资金离奇失踪,ST华铁高管或难逃惩罚
杭州楼市激活:西湖区一楼盘单日“光速”卖出5000万元 外地购房者组团“抄底”
已有96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4011.27万股,占流通A股45.61%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3.10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持续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4011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28.65%,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1193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8.52%,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新闻推荐
【2024-12-21】
【2024-12-21】
【2024-12-21】
【2024-12-21】
【2024-12-21】
【2024-12-19】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8】
【2024-12-16】
【2024-12-16】